贺仲廉教授贤弟《书道穷源》付梓
余大中
毫端寻道溯鸿濛,笔底沧桑见素衷。
三圣融来参妙理,百家析罢汇真瞳。
心源早悟自然趣,史脉长涵太古风。
一卷新裁开境界,墨香永伴九州同。
余大中贺词:欣闻余仲廉教授贤弟所著学术专著《书道穷源——中国书法美学解析与建构》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,这无疑是一大盛事,值得热烈庆贺!
展开剩余82%在这部著作中,仲廉贤弟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,以系统且深邃的哲学思考为根基,展开对中国书法美学的探究。其论述过程中,融入细致入微的美学分析,从书法艺术的线条、结构、章法等多个维度,深入剖析其美学特质。同时,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,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、创作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尤为可贵的是,这部专著为中国书法美学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。区别于传统运用西方理论的研究范式,仲廉贤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出发,重新审视中国书法美学,为学界带来了极具创新性与启发性的研究成果,为中国书法美学的发展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《书道穷源》慢悟快记(一)文/梅明
启功先生有《絮语》、《赘语》两本诗集,诗词短小精悍,态度诚恳低调,语言风趣幽默,内容却博大精深,可谓大家小词,值得细细品味。
初读余仲廉先生《书道穷源》,便知道这是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经典,我也不急于写评论,只是把诸多感悟记下来,在急吼吼的年代慢慢来,一次只用心写好一句话。
以下诸多慢慢悟出来的句子,陆续与读者分享:
1、以书法美学为脉络,重新梳理中国书法史,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和鉴赏书法的真知宝典。也是一部以书法为切口,讲述中华文明源流变迁的生动史记。
2、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,很难领略这本书的精髓;没有中西古今文化比较的宏大视野,很难从沉醉于此书中苏醒过来。
3、我们透过外化的书法理解中华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何尝不是透过我们看到的书法观照到我们的内心?
4、文字的诞生和使用,代表了一种文明的诞生与初步发展;记事的文字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,代表了这种文明的辉煌。
5、对古的深刻总结归纳,才能推演出今的发展脉络;对自身文明的追根溯源,中西比较才有了背景和标尺,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进步。
6、哲学研究书法,而不是历史学为主研究书法的结果是,全书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差一点,但结构严谨,逻辑严密,立论精准,理性平和,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大背景下归纳梳理了书法艺术的方方面面,是中华书法美学的扛鼎之作,是书法爱好者发展为书法家的进阶宝典。
《书道穷源》作者简介:
余仲廉,湖北石首人;哲学博士,诗人、作家、书法理论家和批评家;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,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,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辞赋工作委员会顾问,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歌工作委员会顾问,珞珈诗派研究会名誉会长,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。
著有《行悟人生》《书道穷源》《六根弦音》《灵魂的解读》《珞珈山起风了》《乡关何处寻旧梦》《椿萱集》《我的所有》《浮生拾慧》《人生百要》《〈道德经〉精义》等廿余部著作。在《中国书法》《解放军美术》《正信》等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,在许多著名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诗词、杂文。
发布于:北京市